“我们要给予时代工匠们以全市最高的荣誉。”21日,佛山市高规格召开首届“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会,向首批30名“大城工匠”颁发证书,以特有的方式向这座制造业城市中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致敬。
在昨日的大会上,佛山市委书记鲁毅发表近5000字的讲话,向与会代表阐释了他所理解的“工匠精神”。作为一座制造业大市,佛山发展的成绩得益于工匠精神。展望明天,佛山建设中国制造业一线城市深切呼唤工匠精神。
鲁毅表示,“佛山尊崇工匠精神,这座城市未来的发展更加渴望和呼唤工匠精神;佛山要从匠心走向匠魂,让工匠精神成为佛山工业文明的灯塔,成为全市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佛山要张开双臂拥抱全国、全世界的能工巧匠到佛山创造创业、安居乐业。”
他同时强调,佛山要对标国际一流制造业,在全社会倡导工匠精神、崇尚工匠精神、培育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不仅成为佛山制造业的发展准则,还成为佛山工业文明的核心内涵。
历史传承“工匠精神永远是佛山坚挺的脊梁”
“制造业是佛山之根,匠心是佛山制造业之魂。”鲁毅说,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工匠精神永远是佛山坚挺的脊梁。
自古以来,工匠精神便在佛山这座千年古城里“生根发芽”,以制造业为主的手工业就已十分繁荣,陶瓷、纺织、铸造、医药四大行业闻名一时。
工艺精细的佛山陶、巧夺天工的佛山剪纸、惟妙惟肖的木板年画……本土的工匠们匠心独运,为佛山赢得了“中国四大名镇”的盛名,也将工匠精神的精髓注入了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
告别了农耕时代,迈入工业化社会,工匠精神被一代又一代的佛山人传承了下来。
“制造业兴则佛山兴,制造业强则佛山强”——这是历届佛山市委、市政府坚守的发展理念。作为一个全国闻名的制造业大市,佛山已形成了机械装备、陶瓷建材、纺织服装、家用电器、金属制品等优势产业集群。
2015年,佛山实现了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近2万亿元;共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46件,位居全省第二;拥有广东省著名商标467件,广东名牌产品399个,位居全省第一。这组数据的背后,凝聚着无数佛山工匠的心血与汗水、执着与坚守。
“展望明天,佛山建设中国制造业一线城市深切呼唤工匠精神。”鲁毅说。
当前,在国际上,佛山面临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回流、以印度和东南亚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制造业分流的双向挤压;在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佛山面临转型的瓶颈、环境的压力、需求的倒逼。
在此背景下,“十三五”时期,佛山提出要打造中国制造业一线城市、广东民营经济第一大市和珠西装备制造业龙头城市“三大目标”。
去年底,佛山获批全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明确将以改革试点破解发展难题、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为全国制造业突围探路。
今年3月,佛山召开创新驱动发展大会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会议,并于5月出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方案以及“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个行动计划,正式吹响了佛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攻坚战”的号角。
“面对这些挑战,要让佛山经济保持中高速,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企业要打造百年老店,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佛山更加需要大声呼唤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鲁毅表示,推动佛山从制造业大市走向制造业强市,一定要依靠千千万万专注手艺、敢于创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佛山工匠。
对标世界“工匠精神成为推动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佛山要建设成为中国制造业一线城市。”鲁毅表示,一线就意味着一流,意味着极致,也意味着佛山制造要有对标世界强国的格局,要有深度参与全球竞争的气魄。
今年初,佛山市政府与南方日报联合开展了“制造强国 佛山探路——中国制造2025对话世界新工业革命”跨国大调研活动。
历时约4个月,调研团先后前往德国、美国、日本、以色列、瑞士等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和科技创新的一线现场进行调研,把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等进行对标考察,南方日报也推出了10多万字的报道和一系列的调研报告。“为什么要发起这场跨国大调研?就是希望深入世界新工业革命的最前沿,通过对标世界制造业强国,为佛山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树立坐标、寻找路径。”鲁毅说。
纵观德国、日本等老牌制造强国,不难发现“工匠精神”已成为世界伟大企业的共同特征。
以日本为例,据统计,该国拥有3146家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在日本调研时,南方日报记者也采访了一家名叫金刚组的建筑企业,这家企业创立于我国隋唐时期,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
把目光再投向德国——工匠精神的代表性国家。100多年前,“德国制造”的质量也落后于英、法等国家。后来,通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一批批德国企业在各自领域成为全球“领头羊”和“隐形冠军”。根据德裔哈佛战略专家西蒙的研究数据,2014年全球2764家中型隐形冠军企业中,德国占1307席(47%),美国有366席,中国只有68席。
此外,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工匠精神也成为了推动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正如美国发明家迪恩·卡门所说:“工匠的本质是收集改装可利用的技术来解决问题或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创造财富。”
对标世界强国,佛山早已行动。去年,中德11个城市组建成工业城市联盟,作为发起者,佛山正逐步成为中德合作的前沿。
此外,佛山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展望2025年,佛山要接近国际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建成发达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广东第一制造业大市、国际知名的装备制造业先进城市。
对此,鲁毅表示,佛山要对标世界制造强国,就必须把工匠精神化为城市的内在品格,才能做出极致的产品,才能达到极致的品质,才能在世界制造业的激烈竞争中赢得先机、赢得尊重。
精神家园“工匠精神将成为佛山文明的核心内涵”
无论是回顾历史还是放眼世界,工匠精神的载体终将回归到个人。在会上,鲁毅表示:“工匠精神不仅要成为佛山制造业的发展准则、成为佛山工业文明的核心内涵,更要成为各行各业的行为准则,成为每个佛山人自觉的价值追求,成为全体佛山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作为践行工匠精神的重要力量,佛山企业家有一种共性的特质,那就是敢想敢干、不屈不挠、坚忍不拔,同时还有扎根本土、放眼世界的家国情怀。他们既是佛山制造业传奇的缔造者,也是工匠精神生根发芽最重要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会上,鲁毅表示,希望企业家们要始终保持和执着追求多年来沉淀下来的改革创新精神,将工匠精神内化于新时期的企业家精神。
事实上,为鼓励企业大力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6月7日,佛山就召开了质量大会暨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推进会,并提出要以建设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为契机,以提升质量为重点,大力弘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佛山市市长朱伟在会上表示,接下来,佛山要狠抓产品、工程、服务、环境四大重点领域的质量提升,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同时,为了打造“大城工匠”孕育和成长的沃土,佛山也在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机制,不断建立健全能工巧匠的评价、使用、激励政策体系等。
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佛山就提出接下来要实施“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引进掌握高新技术或先进工艺的高级技能人才。
此外,佛山还在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的创建工作。5月9日,佛山教育工作会议暨创建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市推进会提出,将以体制机制为突破口推动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一批具有现代工匠精神和专业素养的产业工人。
自古以来,工匠精神在佛山人中有着深厚的传统基因。如今,佛山正从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奋力迈进,更少不了千千万万“大城工匠”数十年如一日的不断追求。
作为首批“佛山·大城工匠”之一,广东美的集团工程师黄兵发表感言称:“工匠精神,其实就是我们的动力来源。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王芃琹 吴欣宁 林佳 赵越)
编辑: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