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双11就像是一幕中国十年经济社会变迁的浓缩剧,而数据就是最好的见证。十年双11数据显示,服饰鞋包一直是大家在线上消费中花费最多的大类目。但在2013~2017年这五年的双11中,这一品类的占比呈现下降趋势,更多的成交金额分配到了3C数码、家装家饰、美容护理等细分品类上。同期数据显示,天猫双11近五年成交金额增速最快的TOP 5行业分别是医药健康、家装家饰、美容护理、书籍音像和3C数码。
“消费支出比例如何分配,与生活需求密切相关,这个变化说明消费者从愿意为‘面子’买单正转为愿为‘里子’花钱。健康化、家庭化、追求精神消费等新的消费理念正在形成,大家开始更加关注能提升生活品质的消费品类。”阿里巴巴集团公关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十年,天猫双11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旺盛的购买力。2009年参与双11的主体消费者是80后,占比超过6成,此后,90后消费者占比逐年增长,2015年之后,90后用户的占比就已经超过80后,成为最主要的线上消费群体。到了2017年,95后消费者的占比已经接近2成。
不同代际的消费特征,也在历年双11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以2017年的成交数据为例,90后消费者有更加明显的个人关照偏好,他们在服饰鞋包、美容护理、运动户外等消费品类的占比都明显偏高;80后则具有较为明显的家庭关照偏向,其中在母婴类消费中占比最高,而在家装家饰和包含了家电的3C数码两个品类中也较其他年龄群体有更高的消费偏好。
![](./W020181115589884385814.jpg)
消费者的消费更多地体现在消费理念、消费方式和消费品质上。以双11为主要代表的网购消费引领消费升级,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今年双十一除了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头部平台”外,还吸引了100多家各类电商平台参与,主要包括:二线平台的国美、亚马逊中国;社交电商平台拼多多、云集、微店、小红书、蘑菇街、有赞,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网易考拉、洋码头、寺库,垂直平台贝贝网、宝宝树、蜜芽,精品电商平台网易严选、小米有品,生鲜新零售盒马鲜生、每日优鲜,生活服务平台飞猪、美团、携程等。
京东
11月1日第一个小时下单金额达60亿元,全天超过258亿;11月1日0时至11月10日22时56分累计下单金额破千亿,至11日14时达1354亿……京东全球好物节启幕以来,消费者的信赖和高质量消费需求让京东屡创纪录。
网易考拉
3分49秒,网易考拉双11销售额破亿。11日凌晨零点26分,浙江省金华市的一位消费者就收到了刚刚在网易考拉上购买的进口纸尿裤。这是2018网易考拉“11.11环球购物狂欢节”配送的跨境第一单。
苏宁易购
自11月11日开始,仅4秒,苏宁易购成交额破亿,50秒破10亿。据悉苏宁易购1小时销售额同比增153%,空调35秒破亿。苏宁大数据显示,截至11日晚上18点,其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132%,线下订单量同比增长96%。在四六级市场,苏宁易购直营店与精选店销售增长达到了171%。
唯品会
11月10日晚8点,唯品会11.11大促正式开售。开售1小时的数据显示,大促迎来“开门红”:开售1小时订单量破200万单;开售12分25秒,唯品会品骏快递骑士已经签收物流第一单。2017年以来,90后渐成唯品会的主力客群。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唯品会90后客户数占比近40%,且新增用户近半为90后。
今年以来,由于外界的多重原因,“消费降级”这个概念,在一时之间覆盖到了各个社会群体的焦虑。然而从各大平台的双11的火爆程度来看,似乎无需担心“消费降级”的发生。虽然没人能给出关于未来的答案,但下面这张图不错,会是个美妙的结语 —— 14亿人的航母动力,就来自这些能在圣经场景般的大洪水里坚持挥舞钞票的人。